首页职位广场HOT校招网申HOT宣讲会云宣讲社招
微信小程序
鱼泡直聘校招小程序

长江大学

收藏
微信扫码分享
长大
网申时间2018.04.27-2018.07.27
信息来源学校就业办官网
涉及城市北京
文章标签电子、硕士、研究、技术、教师、本科、自动化、创新、管理、通信、设计、化学、经济、生物、机械、电工、软件、品牌、研发、电气、兼职、土木、艺术、培训、文学、能源、网络、评估、计算机、人事
招聘简章

长江大学电子信息学院2018年专任教师招聘启事

一、招聘岗位、对象及指标数

1. 招聘岗位

  专任教师(事业编制)

  2. 招聘对象及指标数

  (1)博士毕业生(指标3名)      (2)硕士毕业生(指标1名)

、招聘条件

1. 博士毕业生

(1)思想素质好,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乐于奉献身心健康;

2具有履行高校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的能力,符合长江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学科发展需求;

(3)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

4)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普通本科

5)博士阶段所学专业应与本科、硕士阶段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

6)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博士或博士后期间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至少有1篇被SCI或者EI收录。

2. 硕士毕业生

1)思想素质好,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乐于奉献,身心健康;

2具有履行高校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的能力,符合长江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学科发展需求

3年龄在28周岁以下(即199011日以后出生);

4第一学历必须为不低于我校办学层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并取得学士学位;硕士毕业于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或建设学科或本校,且本科和研究生所学专业属同一专业方向

5)英语CET-6考试成绩达到425分及以上;

6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过学术论文或出版过学术论著

、相应待遇

   对于招聘的专任教师(博士学位),长江大学提供如下待遇:

1.提供大约20万元安家费(可根据专业急需程度适当调节);

2.提供周转住房一套(间),科研启动费3万元;

3.配偶具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第一学历须为全日制普通本科)或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者,可按人事聘用方式在长江大学校内安排工作。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 中国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长江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邮政编码: 434023

电话号码 18696087212   0716-8060377

联 系 人: 熊晓东

电子邮件 xiongxd64@yangtzeu.edu.cn    xiongxd64@163.com

网    站: http://www.yangtzeu.edu.cn/  http://dxxy.yangtzeu.edu.cn/

、长江大学简介

    长江大学是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江汉石油学院、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为湖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也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农业部共建的高校。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4742亩,校舍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7.7亿元。现有国家级等各类实验室、实验中心108个,校内外实习基地307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5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412万册,中外文期刊3125种,电子文献10000GB,各类中外文文摘和全文数据库66个。建有体育馆、综合训练馆、游泳馆和足球、网球等场地,各类体育运动场馆设施齐全。

学校现有教职工2967人,专任教师1850人,外聘教师533人。专任教师中,教授309人,副教授687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63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46人。现有全国优秀教师和湖北名师8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0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9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2人,湖北省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31人;现有博士生导师88名,硕士生导师514人,兼职博士生导师21人,兼职硕士生导师286人;有“双聘院士”5人,“湖北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9人,“楚天学者”64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

    学校培养层次齐全。现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作物学”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具有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工程硕士、农业硕士、体育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护理硕士、艺术硕士、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设有98个本科专业,其中有“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石油工程”、“农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6个国家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等11个湖北省品牌专业。“农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生物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植物保护”、“应用化学”、“自动化”、“地理信息科学”9个专业入选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部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本科专业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1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31523人,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2791人,外国留学生951人。

    学校现有2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石油天然气、绿色农业;16个“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其中,优势学科2个: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作物学;特色学科6个: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重点(培育)学科8个:植物保护、风景园林学、临床医学、水产、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地球物理学、土木工程。13个重点学科设有“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现有44个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实验示范中心;包括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防漏堵漏技术研究室、石油石化污染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稠(重)油开采研发中心、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湖北省湿地农业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及12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湖北省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中心、5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7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8个中石油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9个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湖北省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湖北省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在2012年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位列第4名,“地球物理学”位列第5名,“风景园林学”位列第7名,“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位列第9名。学校在石油科学与技术、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荆楚文化研究等领域具有鲜明特色。

    近三年来,学校共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13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1项、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级项目(课题)120项;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4项;出版学术专著294部,发表论文6582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1128篇。

    热烈欢迎各类优秀人才加盟长江大学,共创美好未来!

、长江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简介

    电子信息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61年北京石油工业学校的仪器专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办学历程中,电子信息学院逐渐形成了自身鲜明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

  在5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电子信息学院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当成核心工作, 大力提倡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逐渐培养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目前电子信息学院有教职工99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3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59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24人。电子信息学院的这只师资队伍正朝着年龄合理、结构优化、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的目标迈进。

  在5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经过一代又一代师资队伍的共同努力,电子信息学院建成了仪器系、自动化系、信息系和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油气信息探测与仪器装备”一个博士学位点,拥有“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和“油气信息探测与仪器装备”四个学术型硕士学位点和“电子与通信工程”一个专业型硕士学位点,拥有“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五个本科专业。

  在5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电子信息学院逐渐凝练出“石油地球物理方法研究与仪器开发”、“石油钻采仪表研究与开发”、“油气信息处理方法研究与软件开发”、“图像处理与数据压缩方法研究与软件开发”、“自动控制系统与嵌入式系统应用研究” 、“现代通讯技术研究”、“复杂网络理论及应用研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研究”等研究方向。在一代又一代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电子信息学院在这些方向上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譬如,近五年来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 863 "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省部级重点项目和厂矿企业委托项目100余项,在承担这些项目的过程中,电子信息学院不但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了不少国家专利和省级科技奖励,发表了数百篇学术论文,而且明显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在5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电子信息学院的教学规模从1961年的一个仪器班发展到现在的全日制在院本科生1800余人、在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合计80余人。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电子信息学院经过多年的努力,于近几年先后建成了国家级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国家级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等多项国家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电子信息工程”和“自动化”本科专业先后建设成为湖北省品牌专业并列入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测控技术与仪器”和“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先后获批为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感测技术”等8门课程先后建设成为省级或校级精品课程。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通信”、“TCP/IP协议”等5门课程先后建设成为双语教学课程。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院教师还先后公开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40余部,其中有3部获批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有2部获批为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在5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电子信息学院不断改革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良好的实验室条件和鼓励学生自主创新的开放管理模式不仅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切实的训练,而且也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保证。在湖北省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赛佰特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大赛中,电子信息学院的参赛选手多次获奖。在电子信息学院近2万名历届毕业生中,绝大多数均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中做出了可喜成绩,已经涌现出了大批大学教授、专家学者、公司老板、企业高管等杰出人才。

  在高校学科迅猛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学院始终按照"教学立院、科研强院、民主办院、制度治院、发展兴院、和谐建院"的办院方略,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质量与效益并重"的办院方针,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平台,积极开展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我们热烈欢迎立志成才的莘莘学子来电子信息学院学习,我们真诚期盼海内外事业心强、有团队精神的优秀同行来电子信息学院工作。电子信息学院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当前网申招聘已结束
热门校招网申推荐
鱼泡直聘校招校园招聘长大校园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