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满足条件的职位,建议修改搜索条件试试~

西北政法大学2019年教学科研岗位人才引进与招聘计划
一、教学科研岗位招聘计划
序号 |
单位 |
学科 |
学历学位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
||||
1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博士 |
魏老师 |
***-**** |
***@***.***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博士 |
|||||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
博士 |
|||||
2 |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博士 |
山老师 |
***-**** |
***@***.*** |
社会学、社会工作 |
博士 |
|||||
3 |
经济学院 |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
博士 |
赵老师 |
***-**** |
***@***.*** |
数学 |
博士 |
|||||
4 |
商学院 |
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 |
博士 |
张老师 |
***-**** |
***@***.*** |
5 |
刑事法学院 |
法学理论 |
博士 |
冯老师 |
***-**** |
***@***.*** |
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
博士 |
|||||
刑法学 |
博士 |
|||||
6 |
民商法学院 |
民法学、商法学 |
博士 |
张老师 |
***-**** |
|
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 |
博士 |
|||||
7 |
经济法学院 |
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 |
博士 |
王老师 |
***-**** |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
博士 |
|||||
8 |
行政法学院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博士 |
姬老师 |
***-**** |
***@***.*** |
9 |
国际法学院 |
国际法(国际私法) |
博士 |
刘老师 |
***-**** |
|
10 |
反恐怖主义法学院 |
法学 |
博士 |
穆老师 |
***-**** |
***@***.*** |
政治学 |
博士 |
|||||
11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 |
博士 |
侯老师 |
***-**** |
***@***.*** |
公共管理 |
博士 |
|||||
社会保障 |
博士 |
|||||
12 |
公安学院 |
侦查学、刑事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博士 |
闫老师 |
***-**** |
***@***.*** |
13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语言文学 |
博士 |
陈老师 |
***-**** |
***@***.*** |
英语语言文学(商务英语) |
硕士及以上 |
|||||
14 |
新闻传播学院 |
新闻学、传播学 |
博士 |
刘老师 |
***-**** |
***@***.*** |
15 |
体育部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硕士及以上 |
江老师 |
13186116789 |
|
16 |
高等教育研究所 |
法学、高等教育学 |
博士 |
闫老师 |
***-**** |
***@***.*** |
17 |
学工部 |
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 |
硕士及以上 |
燕老师 |
***-**** |
注:1.招聘人员须具有公办普通高校全日制统招本科学历,最后学历须为全日制统招,且均应具有相应学位。
2.硕士原则上要求年龄28岁以下(1991年7月1日后出生);博士原则上要求年龄35岁以下(1984年7月1日后出生)。
3.招聘的博士原则上均应同时进入我校博士后流动站做师资博士后研究工作,并享受讲师最高级岗位待遇。师资博士后相关政策请咨询人事处博士后流动站管理办公室,联系人:包老师,电话:***-****。
二、相关待遇
(一)高层次人才
1.为具备二级以上教授岗位聘用条件者提供安家费50万元,科研启动费50万元,配备独立工作室一间,并提供150平方米左右住房一套,房价按校内成本价执行;
2.为具备三级教授岗位聘用条件者提供安家费40万元,科研启动费40万元,配备独立工作室一间,并提供130平方米左右住房一套,房价按校内成本价执行。
(二)为教学科研岗位招聘的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人才
1.发放安家费6万元;
2.提供科研启动费6万元。
(三)对具有博士学位人员纳入学校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对具有硕士学位人员实行人事代理管理。
(四)人事代理人员在聘用期内的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则,参照学校同岗位在编人员标准执行;人事代理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三、应聘办法
应聘者应在西北政法大学人事处网站(https://***
四、其他事项
(一)教学科研岗位博士的招聘要求见各单位招聘公告或工作安排,硕士的招聘要求见人事处招聘公告,学工部(辅导员)的招聘要求见2019年度辅导员招聘公告。
(二)为了保证招聘工作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凡与我校教职工有直系血亲关系的硕士毕业生,不参与应聘。